近年来,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,社会发展对钢铁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。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,也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。钢铁工业排放的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酸、油和重金属离子。常常会用到各种工业废水水质净化剂来进行处理。
冶金行业的含油废水,特别是含乳化液的废水,是目前难以处理的高浓度、难以降解的废水之一。在轧钢过程中,为了消除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变形热,钢铁企业使用乳十七液或棕榈油进行冷却和润滑,产生大量的乳化液废水和直接冷却轧辊、轧辊轴承等轧件产生的含油废水。这种废水具有排放量大、水质变化范围大、化学稳定性好、处理难度大的特点。在工艺管道设备中,废水和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容易形成粘性较大的泥油团,堵塞管道设备、影响生产,直接排放不仅浪费,而且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污染。因此,乳化液废水必须严格有效地处理,达到标准后才能排放。
根据来源的不同,水中油类物质的存在形式可以分为悬浮油、分散油、溶解油和乳化油。
悬浮油油珠颗粒较大(粒径≥100μm),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上;可通过重力法(如隔油池)去除。
分散油粒径在10μm-100μm之间,悬浮在水相中,不稳定,可以聚集成较大的油珠转化为悬浮油,也可能在自然和机械作用下转化为乳化油,可以通过粗粒化方法去除。
溶解油粒径小于0.1μm,部分以分子状态或化学方式分散于水体中形成油水分散体系,非常稳定,常采用化学氧化、吸附、生化等方法去除。
乳化油在废水中呈乳浊状,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以O/W或W/O型乳化微粒分散在水中。由于其表面形成一层带有电荷的界膜,油珠外围形成双电层和极小的分散度,在水分子热运动的影响下,油滴在水中非常稳定,油粒径在0.1μm-10μm之间,常规的化学处理工艺难以实现有效地处理。